分类: 工作相关

  • 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计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的溯源

    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计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的溯源

    原以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即通常所说的“年终奖”是否应在测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时计入“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不能算作问题,但今天发现,网上居然也众说纷纭。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前十二个月工资”是否包含“年中奖金”,网上有律师说是“不包含奖金和加班费的”。相信有很多企业也是愿意看到这样的解释,所以这样说的还不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实际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第二十七条中已经明确说明了“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其中最为重点的在于“货币性收入”,结合《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第四条、第八条中相关内容,所有以货币形式直接发放给员工的包括工资、奖金、加班费、福利等等,都应该计入“平均工资”范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给某员工每月2000元交通补贴,直接随工资以货币方式发放,那么这2000元的交通补贴也是要计入”月平均工资“中的。所以在实践操作中,还是建议充分考虑各项福利的兑现政策,比如交通补贴可以在限额内凭加油费发票进行报销等。

  • 工作分析调研问卷

    工作分析调研问卷

    通过LimeSurvey发起一个关于工作分析的问卷。主要分为基本信息、主观认知、客观描述和业务关系四个部分。所收集的样本数据可以对公司业务结构及各岗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同时也是后续开展员工面谈的辅助资料。

    image-20221107090747383

    希望通过此调研,可以对公司业务流程、岗位设置等信息进行汇总,以便推进各项优化工作。

    主观认知

    image-20221107090901180

    主观认知部分,用于收集样本对其所在部门及其本人的工作认知。通过样本主观认知与岗位标准模型的偏差,可初步分析样本在对应岗位上的胜任程度,同时也可以根据样本的主观认知,了解员工对所在部门及公司整体业务的了解程度,如有必要,后续可有针对性的加强目标管理,确保个体工作方向与整体目标一致。

    客观描述

    image-20221107092100339

    客观描述环节所收集的数据由员工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及周期性任务组成,其中周期性工作可与前两者重叠。此部分数据可用于分析样本工作饱和度信息,并与主观认知中的工作饱和度自评进行验证,加强调研信度。

    在对样本数据的分析中,亦可对公司整体业务分配情况进行梳理,排查重复性工作,从而进一步优化岗位分工。

    业务关系

    image-20221107092333962

    业务关系模块用于梳理公司业务流程关系,对各岗位的上下游业务关系进行明确,并通过与标准模型的对比,完成对业务流程设计的优化。

  • 202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

    202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

    202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

    单位:元

    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
    北京232025.3
    天津218022.6
    河北190017901680158019181716
    山西18801760163019.818.517.2
    内蒙古19801910185020.820.119.5
    辽宁191017101580142019.217.215.914.3
    吉林188017601640154019181716
    黑龙江186016101450181413
    上海259023
    江苏228020701840222018
    浙江228020701840222018
    安徽165015001430134020181716
    福建20301960181016602120.51917.5
    江西18501730161018.517.316.1
    山东210019001700211917
    河南20001800160019.617.615.6
    湖北201018001650152019.51816.515
    湖南193017401550191715
    广东230019001720162022.218.11716.1
    其中:深圳236022.2
    广西18101580143017.515.314
    海南18301730168016.315.414.9
    重庆210020002120
    四川210019701870222120
    贵州17901670157018.617.516.5
    云南167015001350151413
    西藏185018
    陕西195018501750191817
    甘肃18201770172016701918.417.917.4
    青海170015.2
    宁夏195018401750181716
    新疆1900170016201540191716.215.4

    注:本表数据时间截至2022年4月1日;数据来源:人社部官网

  • 通过excel计算身份证号校验位

    通过excel计算身份证号校验位

    通过excel计算身份证号校验位

    自从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施行开始,居民身份证号码由15位升为18位,其中年份由2位扩展位4位,同时增加最后一位作为校验位。

    在人事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持假身份证入职的情况,当时我正在企业里牵头EHR系统实施,员工电子档案还只是通过Excel管理,所以只能通过Excel来校验身份证号码的真伪。

    • 校验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计算过程如下:

    1. 身份证第 1-17 位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因子
    权重
    1. 将乘积之和取模 11(即取除以11后的余数),根据下表得到对应的第 18 位校验码
    校验码

    其中的X,实际上是罗马数字中的10,即Ⅹ

    image-20220929120613175

    在不同的字体里,两者可能会存在非常相似的情况,但在Excel中,用code函数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输入方便,往往也是直接输入大写英文字母“X”。

    通过Excel数组公式求身份证号校验位:

    =MID("10X98765432",MOD(SUM(MID(A1,ROW(INDIRECT("1:17")),1)*2^(18-ROW(INDIRECT("1:17")))),11)+1,1)

    Excel中的数组公式需要使用SHIFT+CTRL+ENTER键入

    通过VBA自定义函数处理身份证号校验位:

    Function ID(num)
        Dim X(17)  '储存身份证号码分割后的每位字符
        Dim Y()  '储存计算相乘的系数
        Dim LastNum()  '储存身份证最后一位验证码    
        '储存身份证前17位
        For i = 0 To 16
            X(i) = Mid(num, i + 1, 1)
        Next   
        '如果第18位是字母X或x,将数字10储存到X(17)中
        '如果第18位是数字,直接储存到X(17)中
        '如果是其他情况,什么都不做
        If Mid(num, 18, 1) = "X" Or Mid(num, 18, 1) = "x" Then
            X(17) = 10
        ElseIf IsNumeric(Mid(num, 18, 1)) Then
            X(17) = Mid(num, 18, 1)
        End If    
        'Y中最后一位11是取模的除数,其余是相乘系数
        Y = Array(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11)
        LastNum = Array(1, 0, 10, 9, 8, 7, 6, 5, 4, 3, 2)    
        '判断位数,18位且前17位都是数字才可能正确,再计算校验码判断
        If Len(num) = 18 And 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IsNumber(Mid(num, 1, 17)) Then
            Sum = 0
            For i = 0 To 16
                Sum = Sum + X(i) * Y(i)
            Next
            Code = Sum Mod Y(17)
            If LastNum(Code) - X(17) = 0 Then
                ID = "正确"
            Else
                ID = "请检查身份证号码!"
            End If    
        '非18位情况身份证号码错误
        Else
            ID = "请检查身份证号码!"
        End If        
    End Function

    以下是经优化后的VBA代码:

    Function ID(num)
    Dim X(0 To 16) As String '储存身份证号码分割后的每位字符
    Dim Y() As Integer '储存计算相乘的系数
    Dim LastNum() As Integer '储存身份证最后一位验证码
    Dim i As Integer
    Dim Sum As Long
    Dim Code As Integer
    
    '将字符串转成字符数组并储存
    X = Split(Left(num, 17), "")
    
    '如果第18位是字母X或x,将数字10储存到X(17)中
    '如果第18位是数字,直接储存到X(17)中
    If Mid(num, 18, 1) Like "[0-9]" Then
        X(17) = Mid(num, 18, 1)
    ElseIf LCase(Mid(num, 18, 1)) = "x" Then
        X(17) = "10"
    End If
    
    'Y中最后一位11是取模的除数,其余是相乘系数
    Y = Array(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11)
    LastNum = Array(1, 0, 10, 9, 8, 7, 6, 5, 4, 3, 2)
    
    '判断位数,18位且前17位都是数字才可能正确,再计算校验码判断
    If Len(num) = 18 And IsNumeric(Left(num, 17)) Then
        Sum = 0
        For i = 0 To 16
            Sum = Sum + X(i) * Y(i)
        Next
        Code = Sum Mod 11
        If LastNum(Code) = CInt(X(17)) Then
            ID = "正确"
        Else
            ID = "请检查身份证号码!"
        End If
    '非18位情况身份证号码错误
    Else
        ID = "请检查身份证号码!"
    End If
    End Function
    
    优化说明:
    
    将变量声明放置在函数开始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将字符分割为字符数组,简化代码;
    使用Like运算符代替Or,简化代码;
    将字符转换为数值类型,提高代码执行效率;
    简化校验码的计算过程;
    若校验码计算错误,提示后缀不必添加“位身份证号码”。
  • 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上限的法律依据

    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上限的法律依据

    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上限的法律依据

    近日跟友人探讨经济补偿金支付上限的问题,源于她所在的企业要解除一个临近退休年龄、本单位工作满22年的员工。

    22年的工作年限,我们本能的觉得经济补偿金支付上限是12个月,但因为这个案例涉及到临近退休年龄的问题,出于稳妥起见,我们还是电询了劳动监察部门。得到的答复出乎我们的意料——补偿金支付月数应该是22个月,而12个月的支付上限,是对于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三倍的人群设置的。

    乱象

    浦东劳动监察只是告诉了我们这个结论,并没有提供法律依据。

    sousuojietu

    而百度上以经济补偿金最长年限为关键字的搜素结果,第一位的就是”不超过12年“,之后包括找法网律途网法律快车、和知乎的部分搜索结果,也显示”最长不超过12年“

    所以为了查证这个结论,我先后在人社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搜索,最终找到了法律依据。

    溯源

    总所周知,经济补偿金的对应法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而之前关于经济补偿金上限的规定文件是《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image-20220817153513263

    而此文件,在2017年11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第五批宣布失效和废止文件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87号)废止:

    image-20220817153851902

    现在仔细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可以发现,只有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三倍的,才存在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的上限要求。具体情况如下:

    月工资小于当地社平工资三倍(含) 月工资大于当地社平工资三倍
    本单位工作12年以内(含)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单位工作12年以上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最多支付十二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补偿金标准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三倍

    查证

    为了证明以上理解无误,我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了一份(2021)黔06民终5号的判决书,其中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百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十六条第(一)项、第四十七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

    image-20220817160055103

    image-20220817155906689

    支持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在一审期间判令被告支付经济补偿金72971.68元(4560.73元×16月)的诉讼请求,即16个月经济补偿金。

  • 最近准备把“信呼OA”用在生产环境

    最近准备把“信呼OA”用在生产环境

    最近准备把“信呼OA”用在生产环境

    image-20220816110253422

    image-20220816111219529

    之前也安装过几次信呼的OA系统用来测试,这一次,是首次准备把这个系统用到生产环境里。目前来看功能基本上能满足需求,对于一些个性化的要求也可以自行设计相应的模块。只不过因为我自己的域名备案都掉了,只能把服务器搭在腾讯云硅谷的节点上,再加上办公室网络很差,访问速度很成问题,对调试造成了很大影响。

    OA系统

    初步打算实现这些功能,主要还是以人事管理的功能为主,等运行起来之后,再陆续根据其他部门的需求来添加相应的功能模块。

    几年前在某食品生产企业曾牵头推动给EHR系统的开发和推广,这次独立开发OA系统,算是对企业的业务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吧。

    这是一个准备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的企业,也是我服务过的最不规范的企业,如果能帮助这企业转型成功,也是我业务能力的一次重大提升。

  • 《民法典》全文新旧对照表 – 合同编

    《民法典》全文新旧对照表 – 合同编

    《民法典》全文新旧对照表 – 合同编

    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民事单行法律随即被替代。

    为规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合同管理工作,展现公司专业性,规避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同风险,现节选中国法制出版社法律法规专业编辑团队整理的《民法典》全文新旧对照表合同编部分供大家共同学习。

    image-20220815110057433

    image-20220815121541652

AI 助手